统计发现,近20年来,每月上半月要明显好与下半月。
从近年走势来看,每月的下半月容易下跌,如果每月最后二天买入,而在次月上半月卖出,要明显好与下半月的收益。理论上,每月底资金会较紧张,这是原因之一。
这对操作方面来说,上半月可以适当激进些,而下半月则可以适当谨慎些,尤其是每月的最后一周。操作层面,可在上半月择低买入高抛,而下半月则只高抛,不买入。买入点可以选在月底。对于持有转债来说,也可以考虑月初持有部分正股,而下半月则主要持有转债。
另外
每周的特色也很明显,即周一大涨的可能性最大,其次是周三、周五,黑周四概率极高。这是由于我们的资金转出转入制度以有融资规则造成的。
同时,每季度底和年底,更是资金紧张。需要提防(但季度底和年底的最后2天多数是上涨)。
下面是数据图:
下图中这根蓝色线是上证指数,而桔色的这根,也是上证指数。不同之处就是,黄色这根,是每个月股市只开门半个月的结果,准确的说,是只在每个月的上半个月开张。
而如果是只开张每个月的下半个月,则变成下面这根桔色线:
好了,我们再来按日期,看一下每月中每天的情况:从下图同样可以验证得出上半月好于下半月的结论。下半月中,虽然也有涨的,但那更应该是减仓的机会。因为,涨了马上就又要跌下去,顺便注意一下,每月最后2天,上涨的可能性也大,这一点,在文中后面会有详述。
在一周中不同日期的涨跌幅进行统计,时间跨度为2005-2024年,也就是包含了最近20年的数据样本:看的出来,周历上的时间策略还是有的,每周一的涨幅是最好的,平均涨幅0.14%,而且黑色周四确实也存在,平均下跌0.08%。
元旦节前两天股市往往倾向于上涨,上涨概率和期望收益都高于平时。同时,结构上,大盘股收益更佳。因此在节前2日买入获取这部分股市大概率上涨的收益。同时,还发现,每季度末,也同样会有相同的表现。需要特别强调的是:这里的季末或是元旦前买入,都指的是最后2天,而且,在每季度末或是年末的时候,股市往往下跌,但最后2天会上涨。因此,实盘操作中,季度末和元旦年末的下半月,需要特别谨慎,要控制好仓位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