这篇文章,是花帅的付费,放在这里,虽是公开,由于本博基本没阅读量,所以,仅作为警示自己。
=========大盘可操作机会(中级行情)来临时的明显征兆是什么?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
一、操作系统的转强生命均线
30日均线。
二、操作系统的成交额修正值
经过这两年的统计研究,市场可操作的成交金额(沪市)调整为:2400亿。
也就是说,只有在沪市成交量连续在2400亿的情况下,才能以中级行情的态度进入市场操作,而且这个成交金额值只能操作行情的主流热点板块,弱势板块可能依然风险比较大,因为沪市2400亿这个水平只能保证是中级行情,只能保证是局部热点板块的机会,如果出现牛市,市场成交金额应该更大于2400亿(沪市)。
下面,我把我得到这个结果的论据写在下面:
1、2018年7月20日—2018年7月24日
这个时间出现了一波三天的反弹,第一天的沪市成交金额是1557亿,第二天1870亿,第三天2287亿。其中第三天收复30日均线,第四天成交金额缩减至1663亿,大盘就开始下跌。
这说明2287亿这个水平还支持不了中级行情的展开,只能支持一次周内级别的热点反弹。
在这次反弹中,出现了银行、中字头基建两个热点板块,除了其中的两三只龙头板块有小的赚钱机会,非龙头股的赚钱机会难度比较大,非热点股基本没有赚钱机会。
沪市低于2287亿成交金额的其他时间,基本面上没有获利机会。
2、2017年12月28日—2018年1月28日
这个时间段出现了一个月的中级行情,在这段时间只有比较强势的大盘股(如中国石化)和大型房地产股出现了获利机会,部分次新股也有个股机会,对于热门股操作好的话有获利机会,其他非强势股基本没有获利机会。
这波行情的起涨成交金额(沪市)是2079亿,中级行情展开中的成交金额是2400亿至2800亿的水平,指数一直在10日均线上方运行。
起涨金额2079亿,持续成交金额是2400亿至2800亿的水平能够保证大盘股一两个热点板块的行情展开。
当时的指数是3000多点,如果指数再低一些,可能要求的成交金额会低一点,但也低不了太多。
3、2017年7月19日—2017年8月28日
在这段时间内,以中国平安、格力电器为代表的50指数成分大盘股出现了明显的波段行情。这段时间的沪市成交金额2698亿(起涨)至3100亿之间。之后沪市指数有一段时间相对高位横盘,这时的沪市成交量也在2000亿至2600亿之间,这说明大盘起涨后,大盘的成交量必须连续越过3100亿,才能指望牛市的来临。
三、结论总结
1、出现中级行情的起涨成交金额(沪市)2000亿左右,维持中级行情的成交量(沪市)最少也需要2400亿。沪市的成交金额低于这两个数值,操作难度大,短线技术不好的投资可以放弃(无风险题材股除外,但也要控制仓位)。即使在2400亿以上的持续水平,也需要注意热门股及其龙头,不能做非热点股,而且是短线思维,注意指数跌破10日均线的风险。
2、只有沪市的成交金额连续超过3100亿的水平(如果指数低于2500点后,可以适当减少一点),大盘财可能保持牛市上涨的局面,由于现在股票数量比过去多,经济环境不如2014年,选股上也一定要注意成交量的大小,尽量在成交总金额前三版和换手率较大的股。
0 comments:
发表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