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3年12月16日星期六

投资路上,最该学习些什么?

 有点迷失了,也很沮丧,我感觉我走错了路。

我现在,才逐渐明白,原来投资也分为高风险、低风险;选择哪种投资方式,一是与自己性格能力有关,另一个是与自身资产有关系。对于一个已经积累赚取了很大资产的人来说,应该选择低风险的品种,而对于资金量较少的人来说,选择低风险,也就预示着他不可能创造出高收益。

我犯了一个错。一个资产小的人,选择了低风险投资。当然,这也与性格能力有关,但我觉得这些是可以学习可以尝试改变的。

开始把炒股做为一项重要的事来做,始于2018年,尤其是近3年,炒股成了我投入时间精力最大的事。用了多年时间,好像也多少悟道了一些东西,从实盘收益情况来看,年均大约20%+的收益,我对这收益并不知足也不满意,但每次看到app上面显示这个收益率占胜了百分之多少用户的时候(一般是在70-90%之间),我心里能得到一丝丝安慰。

简单地说,这些年主要的操作方法是:买些价格便宜的冷门的(准确说是规避那些风口的热门股)+适当分散和动态管理+低价债等风来。展开来说:

1、冷门股,存在“便宜”的可能性。风口的股,无一例外,都是高估值。核心是,什么叫便宜呢?以前我是以pe\pb这些为主要参考,但现在,我更喜欢看股东的持仓成本、发行价、市值。尤其对于小盘股来说,pe变化巨大,多签订一个合同,多卖几台设备,多谈成一个客户,都可能使pe大为降低。在我的印象中,对于一个业绩尚可的公司(净利润为正),跌破发行价,就算是“便宜”的加分项。对于那些小流通、大市值的次新票,从大股东利益角度来讲,做高股价的动力和易操作性都更强。

2、适当分散,可以使收益曲线变得更平滑,操作时心里压力会更小,人在轻松环境下,可能会有更冷静的交易。同时,很多时候,此涨彼跌,刚好可以卖点涨多的,换成涨少或是下跌的。

3、低价债等风来。对转债的兴趣越来越小。唯一对低价债,保留些兴趣。在转债上面,折腾有一年多,用过强赎策略、用过双低、用过低溢价、还用过无脑网格,收益均不太理想,唯一好处是持仓体验比较好。转债强赎策略的收益不如正股,同时具有较高不确定性,双低进攻性其实是偏弱的,低溢价仅适用于强势市场,当低溢价有好收益的时候,中小盘股同样有极好的收益,无脑网格收益更低。唯有纯低价债,在做防守时可以选用,且无可替代,市场上找不到能比低价债更能防守的品种。低价债既可以获取下修带来的意外之喜,也可以博取正股意外大涨带来的收益,尤其是周期性行业的债。

下阶段,主要是在仓位上进一步减少转债持仓,个股集中度再进一步提升,轮动性进一步增强,尝试用最基础的K线在持仓股中做平衡。

Ditulis Oleh : alipada // 十二月 16, 2023
Kategori:

0 comments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