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2年9月29日星期四

顺势而为

以前,曾认同过“先大势,后个股”的逻辑,到前二年的“重个股轻大盘”,现在,我又觉得有必要重回“先大势,后个股”的逻辑。 

我在2019年之前,认同“先大势后个股”的逻辑。我发现,在大盘不好的情况下,个股都表现不佳,投资失败率很高。但我后来发现,那些表现不佳的股,尽管随大势的下跌,都不同程度的下跌,但多数个股终究随着后来大势的扭转,创了阶段新高。如果适度分散地持有,那么,终究整体上是从容地赚钱的。

近二年,开始转为精研个股,无视大盘。实话实说,前二年,确实收益为正且跑盈各指数。其间,重仓股跌30%+我无动于衷,面不改色。但收益,我不满意,且我觉得有个难题摆在面前:何时卖呢?有一定的运气成分,那些持仓股,我都卖在了一个相对比较好的位置,可是,回头看,短期都是卖在了半山腰,长期来看,又都卖在了较高位置。嗯,对的,那些股在我卖了之后,继续大幅冲高(30%+),但现在都又跌回了原位,有些更低。所以,遗憾的是:卖在了山腰,幸运的是:幸好在赚钱的时候卖了。 

我觉得长期持股,无视大盘的上述方法,运气成分太多,且波动过高,其间回撤幅度也过大,那些跌多又涨回去的,可能存在“幸存者偏差”:第一个“偏差”是买点不算高,第二个“偏差”是卖点相对可以。
今年以来,持仓进一步分散了。先大盘后个股的感觉,更明显了!

 A、在大盘强势的时候,持仓总是一路上涨,但当大盘弱的时候,不仅持仓品种上涨的数量非常稀少,且整体收益与大盘同向下跌。 

 B、个股的利好,在弱市里,经常被严重打折,利空,被无穷放大。在实际操作中,弱势中的任何小动作的“卖出”,都被事后证明是正确的,任何小动作的“买入”,都被证明是错误的。所有的“做多策略”,都变得失效!无论是低溢价还是双低,还是抢权,还是由此衍生出来的其它18般武艺;技术面更是离谱,所有突破,事后都被证明是“假突破”,所有的“金叉”,都是昙花一现;操作层面,无论是越跌越买,还是第100代人工智能进阶的网格法,都全部失效。与此相对应的是:在强势市场,无论你是什么策略和方法,都是盈利的。所以,在弱势市场里,除了做空,其次就是空仓,再次就是躺平,最“优秀”(shi'bai)的就是身怀绝技的斗争。 

 C、当然有例外的!但这些占比太小!至少,面对持仓普遍下跌的情况下,我是不敢重仓这些例外品种。比如,当前手上拿的雪**。近期我觉得它的走势就算是比较强的。这也是(8月中旬至今)这轮下跌中,唯一新增加的品种,逻辑,我先不说,因为很可能是个无效的逻辑,但我会关注,以后有机会再谈。
面对以上情况,我又想重大盘,轻个股了。
那么,当前大盘情况如何呢?不敢多说,大家或许都明白,这东西说起来太伤心。即便近期收中阳长阳,又如何呢?大势能轻易改变吗?
超跌,是个真实存在的现象,但超跌并不一定会反弹,反弹也不一定会反转。更严格地说,超跌往往不反弹,反弹往往不反转。在可以大概预见的未来1-2个月,我的持仓只会减少,不会增加,只会抢反弹,不会去抄底。(即便跌到2000点,我也不去抄底)在转债市场,无论是看绝对价、平均溢价率等等指标,都无法准确判断底部,当然了,有些品种已经是确定性地在N年后,肯定会有正收益,但每人风格不同,对部分人来说,逢跌就买,是可取的。我不属于这类人。 

 最后,简单补充说一下,什么叫“大势”。这方面网上文章很多,基础的就是30日均线和60日均线。
顺势而为,说起来简单,理解起来也简单,但做起来,有难度,难在人心。

2022年9月28日星期三

节前来回顾一下这大半年的操作

光纤出了问题,临时用手机网连着。闲来回顾一下自己的操作,也顺便谈一下对四季度的看法和计划。

在开始谈之前,还是想先晒一下收益情况。在很多情况下,收益情况是对自己操作和认知的一个比较客观的评价。

从元旦起至昨日收盘,今年收益为负,亏损幅度约8%,最高点出现在元旦前后,次高点出现在今年8月中旬(-2%),最低点出现在5月底(-25%)。由于投资偏保守,所以,这个收益,我是很不满意的。好汉不提当年勇,但看到很多人在前二年收益率高达100%以上的都很多,所以,我也简单地说一下前三年的大概情况:年盈利30%-50%区间,这个成绩我自己比较满意,满分100分,我给自己打65分。

今年成绩很不满意,我给自己打59分吧。差成绩的取得,既有市场的原因,也有自身的原因,即有认知的原因,也有操作的原因。

市场原因主要是:今年来行情表现整体不好,绝大多数股票都在跌,今年的最大的机会是市场从5月-8月中间出现的2个月的反弹,这波反弹对我来讲,只是回血的过程。

认知的错误:

近3年的行情,使我逐渐地淡忘了风险。具体表现就是守旧顽固、不思进取,过于自信的老毛病,死灰复燃。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是我对前几年的成绩给的都是65分,也就是比较满意。前三年,我的投资方法简单、逻辑也简单:跌多了就会涨,涨多了就会跌,所以,我的操作就是:买那些相对低位(经常不是低位,只是相对,但极少追高)的股票,经常是稍冷门点的,然后,躺平等涨,我比较有耐心,无论大盘涨跌,哪怕大盘或是个股破位暴跌,我都无动于衷。事实上,这样的操作,使我在前几年确实尝到了一点点甜头,我曾感慨:股市波动极大,上下50%的波动,都属于正常的价值区间,买股票如同买彩票,最大区别是:彩票在买入后第二天就必须兑现,要么亏,要么赚,但股票可以无穷次地兑奖,如果今天没中奖,可以下次再兑,这个月没中奖,就等下个月,涨跌难预测,但高波动是确定存在的。

事实上,除了强势市场,哪怕在震荡市里,根据风水轮流转的客观逻辑,上面的那种方法,也确实是可以实现盈利的。这个阶段,我一般是集中持仓。在前3年,这种方法,在阶段行情好的时候,跑输大盘,在行情差的时候,往往跑盈大盘,整体仍是跑赢大盘且收益可以。

从去年下半年开始,随着个股持仓量的变大,再加上初尝甜头,我开始分散持仓,仍旧长期满仓运行。就在今年5月一路下跌的时候,我仍是满仓中天天跌。

我对趋势太冷漠了!

对接下来的看法和操作计划:

所有策略,加入“趋势”的考量。“趋势”不是万能,因为随时会反转。但趋势可以使操作不犯大错。

趋势向下的时候,坚决不做多!

趋势向上的时候,坚决不做空!

2022年9月26日星期一

再谈趋势:30日均线与60日均线的重要性

A1、破了30日线,就宣布强势市场结束。

市场结束,往往会有一个时间,由于个股分散,所以,也不必破了30日线就咔嚓全清空,而是要开始陆续减仓。当市场再次站上30日线的时候,可再次追高回补。

A2、破了60日线,就宣布一轮大跌要来。

此时,由于早已经破了30日线,此时要做的,就是将仍持仓的品种,果断清仓。(税前收益为正且较大的品种可以适当保留),当市场再次站上30日线且低于60日线时,可以适当建仓一部分品种,但由于此时30均线是向下的或是平的,所以,要做好再次破30日线后果断卖出的准备,不能犹豫。

A3、市场运行在30日线和60日线下方时,不能抄底

B1、当市场连续大跌,且大盘已经出现大阳线之后,可以少量参与短线反弹。只有当站上30日线之后,方可半仓以上参与。抢反弹的时候,应以低溢价率为主,不能参与“保底、税前收益高的”品种。

B2、当市场向上突破30日线,要果断加仓,追买低溢价率。如果在60日线下方,则以低溢价率为主,辅以中溢价率、强赎等品种。

B3、当市场向上突破30和60日,要全仓以低溢价率为主,且多品种布局,也可以格局一些强赎品种。此时是赚钱好时机,要大胆。直到跌破30日均线时,卖出全部低溢价率品种,留部分中溢价率等品种,逢高即卖,不买。



上图绿线为30日,兰线为60日

减仓和加仓时,都可以几天时间来完成,尤其是减仓的时候,也就是先破30日的时候,先减仓低溢价率的,再减仓中溢价率涨得多的,且在重新站上30日之前,只减不加。破了60日线的时候,不分清红,全部较续减仓,有效破跌后全部清仓。上图右边的二个60日线的减仓,第一个是开始清仓准备,先减风险大的(除了税前收益高的全是高风险,无论涨多还是少),第二个清仓点,是无论好坏,全卖,只保留绝对收益明显高的品种或不保留。

2022年9月24日星期六

必须关注指数-谈低溢价策略的应用

低溢价策略,仅适用于大盘强势及平衡市当中,弱势行情下,不仅不适用,而且会跑输指数,大幅亏损。

由于转债对应的是中证2000指数,所以,这里的大盘,指的是2000指数。

其实,在2000指数上涨的时候,各种策略都是上涨的,但低溢价率的债,是涨得最强的,往往会跑盈指数。从以往的数据和部分朋友的实盘情况来看,简单粗暴地按溢价率排名,也是能取得不错收益的,但直接如此选择持仓标的,标的波动过大,驾驭起来,对我来说,是有点难度。所以,我会在选取时,适当考虑将短期涨幅过大的做减分。同时,还可以适当另配一部分中溢价。中溢价率的表现是:个股超跌或接近强赎,转债溢价率50%以内,债价110-130的股。这里面,优先选取正股活跃,接近强赎(20%以内)的,且溢价率低于20%的转债。

简单地说,市场越强势,低溢价率持仓比也一定越高。

当指数下跌的时候,如果还笃信低溢价率策略,那就对不起了!各类围绕“溢价”的任何策略,都是亏损的:负溢价裸套?亏。低溢价?亏。中溢价?亏。双低?亏。嗯,意思就是,只要你去看“溢价”,就要亏。亏得少,或是不亏的方法,除了空仓,就唯有“到期收益”高的债。

简单地说,市场弱势时,“溢价”因子占持仓比应该接近于0,激进的可以少配些双低(重点是价格低),主仓应该配在“到期收益”高的债。

尽管数据告诉我们,拿着任意120元以下的债,早晚会赚钱。不过,这种理念,只可做为心里安慰,却不能以此来指导实践,因为这不是一个好方法。原因就是前面说的:指数对转债价格有很强的影响。

这完全是口炮!事后诸葛亮!你长得有前后眼啊?你怎么知道这市场指数是强还是弱?你怎么知道指数明天是走强还是走弱?

A、指数在30-60日均线上方,为强。(以低溢价为主仓)

B、跌破30日均线,为平衡。(以中溢价、临强赎或双低为主仓,此时不宜满仓,宜半仓或是买些收益率高的准现金品种,如果此时已经满仓,应该逢高减仓且不加仓,逐渐降仓换标的)

C、跌破60日均线,转熊。 (以到期收益率为主要指标)

根据指数变动,来调整仓位。比如,强势市场,突然大跌,然后破了30日,此时应该停止低溢价率轮动!如果重新站上30日,可以继续轮动。否则,就可以转部分为中溢价策略。如果继续跌破了60日线,则完全转为收益率。

上面A情况的卖点,主要是轮动,B情况,要参考正股的走势做出,可适当网格。C情况,也可以适当网格。但网格不能重用!适当性的,也可不做。

2022年9月19日星期一

市场连续大跌下的思考

趋势的力量真强大,也难怪市场上那么多人去研究趋势!

其实,分散持仓最大的问题就是遇到结构性的大跌,这个时候,连躲避的机会都没有。好的地方就是有调仓换股的机会。

今后的持仓,必须再一步集中。

当前持仓经过调整后,觉得没必要网格了,也没必要再调动了。

等一波反弹后,做仓位的集中管理吧。把涨得多得,换成涨得少的。先这样吧。

2022年9月16日星期五

雪迪龙-临期转债博弈

正股雪迪龙,现价8.07元

转债:125元,溢价率28%

到期日:2023年底。距今1年3个月。

转债余额:3亿



观点:

1、临期转债,溢价率30%的情况下,由于下修预期极低,所以,转债不如正股。

2、所有公司转股的意愿极强,尤其是民营。

结论:

正股以当前转股价为基础涨40%+,实现强赎的可能性极大。

风险:

1、未能实现强赎,而是在到期时,股价维持在转股价上方,即9元附近,也可以实现全部转股。

2、股价在一年内大跌,进而下修转股价。当股价跌至7元下方时,即可下修。如果跌至7元即下修,则要实现全部转股(不一定是强赎),那么,股价必须维持在8元+区间,才可以实现赎回,否则转股没有套利空间。

消息面:

8月份,公司触发下修条款,公告6个月内不下修。当时对应下修的股价为7元。已经是2年内,仍不下修,说明公司把握比较大。再次触发下修条款时,仍极有可能不下修,除非正股跌过头。所以,消息面的结论是:当前8元价格,是有很强的博弈价值。

公司财务:

公司财务在同行业居中,环保空气治理概念。行业尚可。与火电等板块有关联。

操作:7.5-8.5之间网格。11元以上分批卖出。

7元关口做一次等量加仓。

等明年3月份后(下修封闭期过了),根据公告内容,做出决定。

顺便说一下:无论下修或不下修,对正股都是利好!

2022年9月1日星期四

果然是人为操纵:旭升转债的强赎

今天是旭升转债强赎计时的第15天,也就是说,如果今天股价超过42.92元,则满足强赎条件,公司可以宣布升21转债赎回。

200亿的流通盘,13亿的可转债。我本想着,刚上市1年多,且前期也没有什么转股,盘子这么大,转债10多亿,公司可能不会着急强赎。毕竟,当前价格才刚刚满足条件…….但我手上没有相关股票。

==================

今天正股开盘即下跌,从44.6元跌到14.30分的接近跌停价40.2元。然后,小反弹,在收盘前1分钟,也就是14.56分的时候,几笔大单,把股价拉升4个点,收盘收在了43元整(也就是强赎价)。这是在大盘下跌的情况下,板块在收盘前也是在下跌,并没有异动。唯有它,1分钟拉涨4个点!

但对应的转债,今天却很令人意外地直接负溢价,收盘仅128元。在没有公告强赎的情况下,130元以下负溢价率的可转债十分罕见。

收盘不久,公告出来了:强赎。

同时,公告也提示了,在此之前,大股东们已经清仓了可转债,大约6个亿。

玩得真666.

微信图片_20220831190842.png

旭升股份和对应的债,肯定必须要回避了,如果有的话。

同时,近期汽配板块,也不能再碰,板块中已经有多只强赎的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