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4年3月8日星期五

说一下问题债

最近一年,研究和参与的问题债比较多。其中一个原因是,我对近期股市的走势比较迷茫,信心不足,之所以对股市信心不足,是因为一些不太可以明说的原因,这里就不谈了。

在我看来,所有股票,如果认真去看去想,绝大多数都是”问题股“。但问题债相对简单些,需要考虑的几乎都是围绕着公司是否有偿还/解决债务问题的能力、会不会退市、退市后会不会破产重整这三个问题。

公司只要不退市,问题债就能解决,持有问题债就会有不错的收益。公司一旦退市,就面临极大的风险:如果能重整,则能挽回损失,如果破产清算,则灰飞烟灭。退市公司的债,目前我了解到的有三个:搜特、蓝盾、鸿达。前二个,都是公司资不抵债,净资产为负,搜特正在申请破产清算,蓝盾没关注,估计也有可能清算,鸿达刚退市,但这个公司报表显示资产为正,转债退前涨停收于40元/张,这比搜特退前18元要高太多,应该是小额博公司重整,我也认为鸿达重整概率更高。但我没再持有鸿达博取重整,原因是重整是最后一个防线了,风险还是高。

上面三个债,在近一年内,我只参与过鸿达,而且是退前一个月内参与的。大概是70元下面买了一点点,80元多清了。当时清了鸿达,并不是因为害怕,也没想到他会退市,只是觉得面退边缘的债,会有更低的参与机会,仅想做个大额的差价。谁料后面连续大跌,盘面惨不忍睹,吓得我不敢下手,后面就面退了。这个鸿达,我虽小有获利,但误判挺严重的,他的退市,给我上了一堂课:除了基本面财报必须认真研究之外,还必须高度重视立案调查后因重大违规退市和面值退这二个”不可预测“的因素。

无法准确地定义”问题债“。我把那些市场对公司偿还能力存疑、或有退市风险的债,视为问题债。问题债的表现有二个:1、到期(回售/赎回)年化收益率大于8%(左右),如:塞力转债。2、到期(回售/赎回)年化收益率大于4%且溢价率低于10%,如:思创红相。

再来考虑一下问题债的收益和问题债收益的来源。

问题债的收益,主要来源于”问题“的消失。问题的消失,一是来自大盘宏观的改善,另一个来自公司自身问题的改善(公司基本面的改善或是下修,都能解决转债的问题)。

超额收益的来源,主要来自信息差+情绪和投资人结构的变化。信息差和情绪,这里不多说了,就是对同一件事的不同看法,市场经常对利空过于放大,而忽视利好,或是对利好过于放大而忽视利空;投资人结构,主要是指对于问题债,机构是必须无条件清仓的,这就使问题债在短期内产生流动性风险从而有个更低的价格。

问题债,一旦”问题“消失,总是带来非常不错的超高收益。但是,一旦问题债退市,则往往会造成巨大损失。所以,重中之重,是做好公司是否退市的研判。

抛开主观判断,有几个硬性指标:净资产为负的不能碰,股价面值退风险的不能碰,因重大违法被立案的不能碰(左江就是涉嫌重大违法,而红相、中装就暂不属于重大);被立案调查期间的要格外慎重,有(或已经)被st风险的要慎重。

从主观方面来看,个人第一看重的是净资产,如果净资产高,即便负债率高,被清算的可能也是甚微。目前,自选里的问题债:塞力+亚药+中装+思创+红相+广汽。持有一部分,仓位不等。

Ditulis Oleh : alipada // 三月 08, 2024
Kategori:

0 comments: